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

蚵仔煎

在中國閩南地區、東南亞及台灣等閩南人社區一般將「蠔」稱為「蚵仔」,用閩南語的語續稱之為「蚵仔煎」。英語一般譯作Oyster omelette(牡蠣蛋餅)。


相傳這是顏思齊、鄭芝龍等倭寇海商帶來的料理。《文義小品》:海無食,又與官軍牴觸,顏鄭乃命從人,以蠣和粉水,煮以饗士。

也有說法是不是鄭芝龍所創,而是芝龍之子鄭成功攻打臺灣時,因荷蘭東印度公司將白米食糧藏匿起來,於是鄭成功命士卒用找到的蕃薯粉加水,攪和當地的蚵仔,煎成餅狀食用。



作法是先用平底鍋把油燒熱,放上蚵仔、攪拌後的雞蛋、茼蒿菜(或小白菜,甚至空心菜、豆芽菜等其他蔬菜)後再淋上太白粉芡水,待蚵仔熟時盛起,淋上特製醬料後即可食用,製作方便,味道鮮美,幾乎每個台灣夜市都可以找到賣蚵仔煎的攤位。

其中麵糊芡水以及醬汁的配方以及煎煮方式各地各家也各有不同,從最簡單的番茄醬和甜辣醬以及豆瓣醬到店家自製獨門配方的醬料皆有。


在台灣,著名的販賣蚵仔煎地點主要是在各大夜市。

北台灣-台北市圓環夜市附近的寧夏市場、士林夜市;基隆廟口夜市。
中台灣-台中市豐原區廟東夜市的蚵仔煎另加菠菜口感香脆;鹿港夜市,遠近馳名。
南台灣-嘉義縣沿海布袋產蠔,蚵仔相關製品多;以及臺南安平區一帶亦盛產,成為安平著名小吃。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Google圖片